返回

平步青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6章无烟城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皓月依照指示,轻轻落座在了海沙的左手边。此时,海沙的右手边坐着省委组织部长唐丰年向林皓月微微颔首。算是和林皓月打了招呼。

    “唐部长,目前尚有几位干部尚未到位呢!”海沙的目光缓缓扫过坐在办公桌前的几位市里主要领导。当下的领导班子显得有些残缺不全,就像一幅拼图中缺失了几块的画面,有些岗位人选还没确定下来,而有些干部则还没抵达工作岗位。

    “还有两位干部没到。原税务厅办公室主任吴刚,因其父母身体状况欠佳,故而请假两天;原文昌市工商局副局长柳青同志,本在外地出差,像是遭遇了水士不服的状况,此刻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听闻此消息,海沙不禁眉头紧锁,那两道眉毛就像拧在一起的麻花。在场众人不用过多探究也能明白,这两人为何至今未能到达岗位,无非是此处地震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危险四伏,恐怕二人是想等余震的威胁消散之后再前来。

    “这两人的情况,组织部要考虑一下,另行安排吧。群众需要的时候,组织需要的时候,他们既然不能站在群众中间,那就不必站出来了!”海沙此刻面露恼怒之色,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这两人的事情甚至惊动了老领导,这对于整个西南省省委来说,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不太光彩的涟漪。

    林皓月没想到现在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文昌市如今是举国瞩目的焦点所在,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居然因为害怕而不来工作,这两人的前途可想而知,就像被乌云遮蔽的太阳,难以见到光明。

    接下来,省委组织部长唐丰年宣布了几位主要领导的任命:市委书记林皓月,市长刘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林皓月的推荐下,刘向前成为了市委办公室主任;周星辰因在此次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被破格提拔为市府办公室主任;李斌继续担任林皓月的秘书兼办公室副主任。

    就在文昌市这边,由于救援部队的加入,救援工作开展得愈发顺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困者的生还几率也越来越低。所以,除了救援工作之外,林皓月他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文昌市日后的建设工作。

    海沙甚至单独把林皓月留了下来。

    “林书记!如今随着军队和各地救援队伍加入到文昌市的挖掘救援工作当中,想必接下来的救援工作会轻松不少。现在你们的工作重点要逐渐转移到如何安置这些群众上面了!”海沙目光专注地看着林皓月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棘手的大问题。整个城市百分之八十几的房子都被摧毁了,就像遭受了一场噩梦的洗礼。一个城市有这么多人,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居住在临时的板房里。等到救援工作完成,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大部分人的住房和上学问题。”林皓月也点了点头,毕竟让大家长时间住在帐篷里是不现实的,帐篷就像脆弱的庇护所,难以满足长期的需求。

    “这个问题省里也有所考虑。省里已经联系了几个省属的建筑公司,在前期他们会支援你们建造一批保障性住房,先解决基本的住房问题。不过现在文昌市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文昌市80%的公共设施已经完全被摧毁了,可以说整个文昌市都需要重新构建。以后你的任务会很繁重,在文昌市的建设方面,你有没有什么规划?”

    海沙之所以现在就和林皓月谈及此事,是因为他对林皓月的能力十分看重,同时也是真心关心文昌市未来的发展。文昌市即将进行全面重建,带头人的想法至关重要。林皓月作为文昌市的市委书记,对这座即将重建的城市有着最大的影响力。所以他这次特意找林皓月,提前了解他的想法。

    “省长!说实话,文昌市发生地震这件事太过突然了。从接到命令到投身到文昌市的工作中,这一切都发生得太仓促了。这段时间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多救一些人,怎样把所有人都动员起来,用有限的力量去做更多的事情。”林皓月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

    “现在文昌市的情况,就如同重新建立一座崭新的城市。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文昌浴火重生的一个绝佳机会。文昌就像是在烈火中燃烧的凤凰一般,正因为大部分都被摧毁了,我们才有机会规划出一座全新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中,不必再纠结于那些老旧的街道和传统的老企业。我有一个想法,把文昌市打造成龙国第一座无烟化城市、数字化城市!”

    “无烟化城市,数字化城市?”海沙听了林皓月的话,不由自主地把身体坐直了一些,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重复了一遍。

    林皓月点了点头:“正因为文昌市此次遭受了重创,一切都如同从零开始,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我们可以更好地去规划它。我们能够筛选进入文昌市的企业,对于那些有污染的企业,我们可以坚决拒之门外。我们可以与那些科技公司携手合作,打造一座全新的无烟数字城市。如今国内的AI等各种科技发展迅猛,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将文昌市打造成一座集旅游和科技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城市,我想很多网络高科技企业会对此非常感兴趣的。”

第1396章无烟城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